半夜咳嗽是肺癌吗
2020-11-24
65.10万
用手机观看
扫一扫即可手机观看视频
视频内容

其实通过单纯的咳嗽,有时候很难区分到底是肺癌还是感冒,但是肺癌的咳嗽是有一些自己的特点的。

第一,首先就是临床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叫刺激性干咳,就像吃了辣椒一样的,刺激到了咽喉部的咳嗽,所以叫刺激性的干咳,这种咳嗽是没有痰的,而且没有一些白色的黏液痰的。

第二,有咳血、咳痰或者痰里面带有血。

第三,肺癌其实除了出现咳嗽,有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包括会出现胸闷或者胸痛,这是因为肿瘤的压迫所导致的。还有呼吸困难,老是喘不过气,还有发烧,发烧也是有特点的,经常是有规律性的,有的时候下午出现,到了晚上还是发烧,到了白天清晨的时候,烧又会退,时好时坏,不处理也会退,但是这种发烧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用消炎药等都是控制不了的。

第四,肺癌的病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食欲比较差,而且消瘦。

最后建议,如果有经久不愈的咳嗽,持续两个星期以上,而且年龄大概在45-65岁,为什么说年龄?肿瘤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还有60岁,除了高发年龄,如果合并有一些高危因素,包括吸烟的一些男性,持续地咳嗽,一直不好,必须到医院去,最好找医生看看,医生有可能会建议做一个低剂量的高分辨的胸部CT,容易发现肺部的一些早期的病变。

展开更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相关推荐
03:48
“可防可治”话肺癌

肺癌是我国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恶性肿瘤,人们常常将肺癌与绝症、绝望等词汇发生关联。对于它,我们是否只能被动接受、坐以待毙呢?答案当然不是。和大部分肿瘤一样,肺癌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肺癌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远离烟草、定期体检、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

肺癌的一级预防就是尽早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的吸入。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戒烟可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即使人到中年才戒烟,同样能减少罹患肺癌的风险。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房屋的绿色装修、厨房的抽风设施和科学的烹饪方法,注意职业保护、改善空气质量、治理环境的污染。

肺癌的二级预防就是通过肺癌的早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0岁以上,特别是有吸烟史、肺癌家族史、职业暴露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要进行一次肺部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这样即使罹患肺癌,也能够被早期及时发现,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肺癌的三级预防则是在诊断肺癌之后,综合运用到五大主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方法,通过肿瘤内科、放疗科、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以及病理科等多学科诊疗的综合会诊意见,配合康复、姑息、止痛、心理、营养、锻炼等等支持手段,积极进行治疗,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最终实现肺癌的慢病化。

现在了解了肺癌的三级预防,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远离烟草,规律作息,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同时做好定期体检,让肺癌真正成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

马芳
副主任医师
2022-04-16
17.92万
04:18
肺癌与基因检测

近20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迅速发展,开启了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精准治疗的时代。靶向治疗因为疗效好、副作用较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受到广大患友的特别关注。靶向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抑制驱动肿瘤生长的某一个或几个突变基因,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因此为了了解是否肿瘤中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就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那是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需要做基因检测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并未发现小细胞肺癌有明确的驱动基因,因此小细胞肺癌通常不需要做基因检测。而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则很重要,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率可超过50%,因此基因检测被常规推荐。肺鳞癌患者,由于基因突变率相对较低,不做常规推荐。但对于女性、不吸烟、混合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组织取样为小标本的,也有一定概率的基因突变,故也推荐进行检测。

没有肿瘤组织是否也能做基因检测呢?其实,除了肿瘤组织以外,还有血液,胸腹水等一些可能含有肿瘤细胞的标本也是可以用来做基因检测的。目前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对含有微量肿瘤细胞DNA的标本进行检测也能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身体不能耐受穿刺活检,或穿刺难度大、风险高,或患者不愿意反复穿刺等,用血液和体液的标本进行检测,就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替代或补充。但要记住,使用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仍然是首选。

在肺癌的诊疗过程中,可能会需要多次进行基因检测。初次诊断时的基因检测主要是用来确定是否有驱动基因突变,可不可以使用靶向药物,使用哪一类靶向药物。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后往往还需要再次进行活检和基因检测,以确定耐药的机制是什么,病理类型是否有改变,是否继发了其他的基因突变,帮助寻找其他靶向治疗的途径,进而调整下一步治疗策略。

为什么有一些靶向治疗之前不需要做基因检测呢?因为这一类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生长的多个靶点,往往起到泛肿瘤抑制的作用,对多种实体肿瘤都有一定效果。如:抑制血管形成的靶向药物、针对细胞周期的靶向药物等。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治疗而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目前基因检测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是肺癌分子诊断的重要依据。正因为有了基因检测,我们才能为患者量身打造个体化的靶向治疗,更好地利用精准医学为患友的生命护航。

邓超
主治医师
2022-04-15
20.31万

微信扫一扫

查看“刘安文”医生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