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深造。湖南省哮喘委员会委员。发表多篇核心期刊及SCI论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多次被评为医院年度先进工作者,2019年评为医院“十佳副主任医生”,湖南省卫健委记功一次。

擅长疾病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等。

科普视频
查看全部 >
02:23
陈旧性肺结核会传染吗
58.15万
2020-11-30
陈旧性肺结核是指结核病灶炎症已经消退至无活动状态,即病灶处于静止或硬结期,没有传染性。陈旧性肺结核是以前患过肺结核,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而留下的陈旧性的病灶。或者是曾经患过肺结核,由于病灶较轻,没有经过治疗,在机体抵抗力较强的情况下,肺部的结核病灶自行愈合了。 在肺部遗留下陈旧性的结核钙化灶,一般情况下陈旧性肺结核是没有传染性的,只有活动性肺结核才可能具有传染性,而且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再次接触其他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后,陈旧性肺结核也是有可能复发的,因此,如果发现陈旧性结核病灶不要太紧张,但平时要注意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
03:28
长期吸烟为什么会痰多如何改善
21.63万
2020-11-30
吸烟时,首先烟雾进入气管内,气道粘膜受到刺激会反射性地增加分泌,以保护气道。其次长期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削弱气道的免疫功能,引起气道的慢性炎症, 而炎症本来就会引起分泌物增多,所以吸烟的人会痰液增多。因此,如果长期吸烟都会出现痰多的现象,这是吸烟出现最明显、最主要的表现。 那么对于长期吸烟,痰多有什么办法改善吗? 一、适当进食去痰的食物,通过正确的饮食,可达到一定清肺的目的。生活中不少食物都对这种现象改善有利,像常见的罗汉果、川贝、银耳、雪梨、枇杷等,都适合经常抽烟的人进食,可以达到润肺的作用。除此以外还要多喝水,多呼吸新鲜空气。 第二、使用祛痰药物治疗,很多人抽烟后肺部已经产生了病变,在炎症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导致痰液分泌物增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就应该注意积极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化痰止咳的药物进行改善,这样痰液稀释,局部炎症得到改善,才能防止痰液分泌量增多,这也是帮助清肺化痰的有效方法。因此,长期抽烟的人有这种情况,就应该及时用药进行改善。 第三、即使远离烟草,其实要想避免痰液过多的出现,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戒烟,很多人烟瘾非常重,长时间大量抽烟对肺部造成明显伤害,还有可能会引发某些严重的肺部疾病,这样痰液分泌量就会明显增多。如果想要改善肺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远离烟草,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样身体不再受到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刺激,肺功能才能提高,防止痰液分泌量增多。
04:19
细数支气管哮喘的四大误区
40.65万
2020-11-30
支气管哮喘可以说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很多人对于支气管哮喘只是一知半解,缺乏一个科学的认知,而且也没有做到规范化的治疗,所以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时就治疗一下,平时没有发作时就不管不顾,这样就导致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影响我们的肺功能,出现肺气肿,损伤我们的肺组织结构,严重影响我们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支气管哮喘到底存在哪些认知误区呢?今天我特别列举了关于支气管哮喘的四大认知误区,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呢? 第一大误区,误把哮喘当感冒,哮喘可与过敏性鼻炎同时存在,一些患者发病的最初症状是流涕、反复咳嗽,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很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因此,如果患者反复感冒,每次都发展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或具有过敏性鼻炎。家族中有哮喘病等过敏史,应考虑哮喘的可能,千万不能一味按单纯的呼吸道感染,无休止地使用抗生素及感冒药。 第二大误区,误以为哮喘都会喘,哮喘的症状也不是非得有喘才叫哮喘,有种哮喘我们叫咳嗽变异性哮喘,只有咳没有喘,干咳为主,夜间及凌晨发作明显,抗生素无效。还有运动性哮喘,平时无症状,只有在剧烈运动后才出现咳嗽或喘息,这一种不典型的哮喘在年轻人和儿童中不少见,这两种现象如果经常出现,有可能也是哮喘。 第三大误区,认为哮喘是治不好的。由于哮喘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从根本上根治还是很困难的。但是,患者大可不必因此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愈信心,甚至产生绝望思想,或只求治喘不求治愈。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的进步,哮喘从症状上来讲是可以治愈的,通过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像健康人一样的正常生活。 第四大误区,认为激素副作用大,不愿意接受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激素是治疗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口服激素虽然可当时取得效果,但是长期应用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吸入激素与口服激素是不同的,它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气道,进入血液里的成分是非常少的,不至于引起全身的那些副作用,对于哮喘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大家应规律使用。

微信扫一扫

查看“李洁”医生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