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的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各异,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获得痊愈,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之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改变,可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虽然某些心肌炎由于在终期可过渡为充血性或限制性心肌病,而被某些学者视为继发性心肌病,但在发病学上心肌炎毕竟是可区分的疾病类型,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感染性因素,主要是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细菌如白喉杆菌、链球菌等;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细胞性心肌炎;物理因素:如胸部放射性治疗引起的心肌损伤;化学因素:如多种药物如一些抗菌素、肿瘤化疗药物等。
由于心脏感觉不适去医院就诊的青年中以心肌炎患者居多,心肌炎的症状变化多端,所以误诊误判的情况也有很多,这样给不少患者朋友带来不少麻烦。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张型心肌的特征主要以心腔扩张为主。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各瓣膜的情况运动正常。有时会合并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常会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肌肉酸、肿瘤等症状,患者中以女青年居多。心肌炎患者在发病时有多汗、疲乏、心慌、气短、头晕、心前区间痛、手脚浮肿等。
三、肥厚型心肌炎临床上起病缓慢,多在30岁以前发病,约1/3的病有家族发病史。以气短最为常见,活动后加重,胸痛、心悸等。也可有劳累性心前区疼痛或活动时头晕或昏厥。也有的可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少,超声心电图显示室间隔和(或)左室后壁非对称性的增厚。心室腔缩小,流出道狭窄。
四、少数以突然剧烈的胸痛为主,而全身症状很轻。此类情况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累及心包或胸膜者。少数以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极少数以身痛、发热、少尿、昏厥等全身症状严重为主,心脏症状不明显。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六个类型:
1、无症状型:感染后1-4周心电图出现S-T改变,无症状;
2、心律失常型:表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
3、心力衰竭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4、心肌坏死型:临床表现类似心肌梗塞;
5、心脏增大型:心脏扩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6、猝死型:无先兆,突然死亡。
心肌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性心肌炎病因是感染性疾病病程中发生的心肌炎,其致病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霉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或寄生虫。细菌感染以白喉为着,成为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伤寒时心肌炎不少见;细菌感染时心肌受细菌毒素的损害。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肌炎可以延及心肌,伴发心肌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为主,脑膜炎球菌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偶尔可侵犯心肌而引起炎症。下面专家介绍心肌炎的病因。
1、过度运动、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死。
2、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
3、妊娠: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所谓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4、其他: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发炎。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以病毒为例,病毒感染时,通过血液循环,病毒从血液穿过毛细血管及血管周围间质而进入心肌纤维,在心肌细胞内膜繁殖复制,引起心肌细胞溶解,坏死、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病变后期可能是由于病毒或心肌抗原所诱发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所致。
(1) 保持愉悦的心情;
(2) 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3) 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4) 营养摄入全面;
(5) 患感冒后注意休息,切勿劳累,积极治疗;
(6) 如有心脏不适及时就诊行心电图检查。
心肌炎西医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促进心肌代谢
(1)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2)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3)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6)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月26周后停药。
心肌炎中医治疗
1、邪毒侵心证
【证候】发热或低热不退,心悸气短,胸闷而痛,咳嗽流涕或腹痛腹泻,神疲乏力;舌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宁心。
【方药】银翘散。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豉、桔梗、甘草、芦根。加用莲子心、酸枣仁以清热宁心安神;咽痛或红肿较甚者,加山豆根、玄参、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伴腹痛腹泻者,加葛根、黄连、黄芩以清热利湿;胸闷者,加瓜蒌、郁金以行气宽胸。
2、痰瘀阻络证
【证候】胸闷而痛,心悸不宁,喘息咳嗽,痰黏色白,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脉濡。
【治法】通阳祛痰,行气活血。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主要药物:瓜蒌、薤白、半夏。可加郁金、石菖蒲、丹参、陈皮、白蔻仁以共奏通阳豁痰、温中理气之功效。若咳痰色黄,舌苔黄腻者,加竹茹、胆南星、苦参以清热化痰;恶心呕吐者,加藿香、苏梗、佩兰以化湿和胃。
3、气阴两虚证
【证候】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口干咽燥,心烦失眠,舌淡红或少津,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合生脉散。主要药物:炙甘草、人参、生地黄、桂枝、麦冬、麻仁、生姜、大枣、五味子。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的功效;生脉散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两方合用共奏益气复脉、滋阴补血之功。心悸不安者,加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自汗盗汗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以益气敛阴止汗;便秘加瓜蒌仁、柏子仁、桑椹以滋阴润肠;口渴加芦根、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4、心阳虚衰证
【证候】面色白,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肢肿者加猪苓、汉防己以利水消肿;若面色唇舌青紫、右胁瘀块明显者,加当归、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以助血运。
5、心血瘀阻证
【证候】胸痛如针,心慌胸闷,面唇晦暗,舌紫或见瘀斑,脉涩而结代。
【治法】行气活血,宁心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上方有活血行气、养心安神之功。胸闷、胸痛者,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活血理气止痛;睡眠不宁者,加夜交藤、合欢花养心安神。
1、多吃“三高”食物:心肌炎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山楂、苹果、桔子、西红柿等。
2、宜吃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食疗保健
1、灯心竹叶茶
灯心草9克、竹叶6克加水适量煎煮滤汁代茶饮;或沸水沏,代茶饮。1剂/日。功能清心火,利湿热,除烦安神。主治湿热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2、红玉茶
红参3克,肉桂4.5克,玉竹、山楂各12克,黄精10克,炒枣仁15克,炙甘草6克,共加水浸泡,入沙锅煎煮后倾入饮茶容器中;或将诸药放于茶容器中以沸水沏,代茶频饮。功能扶阳救逆,益气养阴,活血安神。主治阴阳两虚,瘀血阻络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
3、丹参猪心汤
党参15克,丹参10克,黄芪1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与1个猪心炖熟,吃肉饮汤,日服1次,可治心肌病,也可用于各类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食疗。
4、竹笋肉片
竹笋120克,切丝,瘦猪肉1加克切成片,用花生油爆炒,食用。
5、菊花鲤鱼汤
鲤鱼1尾,开膛洗净,略油煎后,加白菊花25克,枸杞15克及水,炖熟后分次吃肉喝汤。 酸枣虾壳汤 取虾壳25克,酸枣仁15克,远志15克,共煎汤服,每日1剂,可治心肌炎。
1.忌刺激性饮料及食物。
2.忌吃钠含量高的食物。
日常保健
1、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出院并不意味着心肌炎痊愈,仍需要一段时间恢复。要为患儿建立一个愉悦舒适的休息环境,按时作息,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如快速跑、长跑、跳绳、跳远等,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慌、胸闷为宜。饮食应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荤素搭配,多食营养丰富的鱼、肉、蛋、牛奶等,多吃水果,如柑橘、苹果、香蕉等。每日饮水量约1000—1500毫升,注意定时排便,以防便秘。
2、要按时服药。在恢复期还要继续服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维生素C、肌苷、复方丹参、辅酶Q10、维生素E等,可根据医生的指导,选用其中的1—2种。
3、要定期复查。一般心肌炎出院后1月、3月、6月、1年时,应分别到医院复查一次,尤其是有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缓的患儿,更要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如患儿有心前区不适、疲乏、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要避免感冒,增加抵抗力。每天要使居室通风;患儿多晒太阳,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