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
所属类别:
疾病
本词条涉及疾病类描述和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遇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雀斑(Ephelis,Ephelides,Freckles)是常见于面部较小的黄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尤以夏季重,病变的发展与日晒有关。常出现于前额鼻梁和脸颊等处偶尔也会出现于颈部肩部手背等处。

1雀斑的症状

常见症状

面部斑点、脸上长斑、颧骨斑、妊娠性黄褐斑、皮肤黑斑、雀斑、妊娠斑、额头长痘、黑色素沉淀

基底细胞层的黑色素增多,而黑素细胞的数目不增加,病损处这黑素细胞较邻近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多巴染色强阳性,黑素细胞大,树枝状突长,在雀斑中的黑素细胞数目多,常呈棒状。

临床表现

雀斑多见于女性,儿童期出现,往往6~7岁以后开始出现,至青春期最明显,每于夏季时,日晒皮损加重,冬季减轻。

皮损为淡黄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如针尖至粒大小,斑点不融合,无自觉症状,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对称发生,尤以面部多发,见于鼻,两颊,手背和躯干上部,但手掌,足底及粘膜没有这种损害。

2雀斑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在一家数代中可连续地在同样部位发生相同式样的雀斑。日光的暴晒或紫外线照射过多可促发和加重本病。中医认为肾水不荣于面,浮水滞结,或由邪郁于血分,外感风邪,风火相结而发病。

(二)发病机制

5~6岁的儿童,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的控制下,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导致颜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淡褐色或暗褐色针头至扁豆大小的点状色素斑。

3雀斑的预防

(1)平时应避免过度的日光照射,更应避免过度的日光暴晒,尤其夏季更应注意,外出应遮阳或使用防晒霜,避免近亲配婚。

(2)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3)忌食光敏性药物及食物,如:补骨脂素,甲氧补骨脂素等。

(4)保持心情舒畅,愉快,避免忧思,抑郁的精神状态。

(5)切忌随便使用药物点涂,必要时请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4雀斑的治疗

雀斑西医治疗

1.预防治疗:应避免或减少日光照射,夏季外出可使用遮光剂,如2%~5%二氧化钛霜,5%对氨苯甲酸软膏。

2.脱色疗法:常用①3%氢醌霜;②10%~20%白降汞软膏;③20%~30%过氧化氢或3%过氧化氢与10%软皂水等量混合的溶液;①10%次硝酸铋软膏;③20%对苯二酚单苯醚。外用。

3.腐蚀疗法:可用①3%乳酸;②50%~70%三氯醋酸;③1%~2%升汞酒精,④25%石炭酸乙醚;⑤雀斑糊(樟脑3g,氢氧化钠50g,生石灰50g,达可罗宁5g,肥皂15g,蒸馏水100m1)。上述方法治疗时应小心使用,避免形成疤痕或新的色素沉着。

4.物理疗法:①液氮冷冻治疗;②002激光治疗;③高频电刀电灼刮除术;④电解法;③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上述方法应掌握技巧,谨慎操作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雀斑中医治疗

1.肾水亏虚证

【主症】

年龄偏大,色泽较深,枯暗不华,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风热阻络证

【主症】

成部出现淡褐色斑点,多为青年妇女,春夏明显,微有瘙痒,舌淡红,苔薄,脉浮略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消风散加减。

3.瘀热人络证

【主症】

多为年青女性,色泽常是夏天加深,冬天略减,脉多偏数。

【治法】凉血化瘀、疏风清热。

【方药】犀角升麻汤加减。

5雀斑的饮食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6雀斑的日常护理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