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
所属类别:
疾病
本词条涉及疾病类描述和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遇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临床上许多人即使具备上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却没有发生脑血管病,而另外一些不具备上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却患了脑血管病,说明脑血管病的发生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尤其是遗传因素有关。脑血管病家族史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实验也证明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的发病率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发病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般认为多数的脑血管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种族差异,黑种人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白种人。

1脑梗死的症状

脑梗死主要病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会出现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病发急骤,病发时患者的意识不是很清醒,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障碍,脑组织出现大面积梗死,有缺血缺氧出现,影响间脑和脑干的功能;中等面积梗死会出现突发性的头痛、头晕、眩晕等神经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偏身瘫痪、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2脑梗死的病因

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与下面3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其他疾病引起的脑梗死:据统计调查,大部分脑梗死患者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一类的疾病很容易引起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灌注区域内的血液压力下降或者血流速度缓慢,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梗死

2.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患者有长期抽烟酗酒的坏习惯,进食盐度很高的食物、腌制类食物、便秘、过度的体育锻炼等都是脑梗死的诱因

3.遗传家族史: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发病率比普通患者要高

3脑梗死的预防

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梗死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4.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及时注意脑血管病的先兆,如突发的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

4脑梗死的治疗

脑梗死疾病急骤,在短期内不进行容易导致残疾和死亡,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维持好生命体征,同时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在患者病发4.5以内个小时要进行静脉溶栓治疗,6-8小时内进行急性期血管内干预。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症治疗去除病因,同时要结合神经外科、康复科及护理部分等多个科室的努力实现一体化治,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5脑梗死的饮食

宜:

1.宜吃活血的食物;

2.宜吃降低颅内压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

6脑梗死的日常护理

忌:

1.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黄豆,红薯、芋头;

2.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咸肉;

3.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羊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