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卵圆孔的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值在4毫米到6毫米左右,在怀孕期间如果出现胎儿卵圆孔偏大或者是偏小都有可能是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卵圆孔是人类胎儿期,左右心房隔膜上的一个小孔,在胎儿出生后卵圆孔就关闭了。有少数婴儿出生后卵圆孔未闭,但一般在半年内可以自愈。怀孕后要注意口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合理搭配饮食,不吃生冷油腻食物。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传染感冒。
2021-06-17
67.86万
孕妇能吃槟榔吗
孕妇是不可以吃槟榔的,槟榔的味道是苦辛,属于比较有刺激性的食物。长期服用容易造成口腔癌,并且孕妇食用过多会导致流产的现象发生。怀孕期间孕妇要多吃新鲜的肉类,鸡蛋,鱼虾 等高蛋白食物,也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多喝一些骨头汤,补充钙剂,少吃辛辣酸冷的东西,这样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所需要的营养。
2021-06-17
46.36万
胎儿偏大怎么办
胎儿偏大可能是由于孕妇的营养过剩,需要孕妇进行运动和饮食的控制,尤其是少吃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豆类、玉米、甘薯等粗粮,在主食中增加豆类和杂粮。需要孕妇要少食多餐,饮食要有规律,食用含糖量较低的食物,控制血糖,多运动、散步,消耗多余的热量和脂肪。 另外,检查到胎儿偏大的情况时,还要根据早期检查来重新核对孕周,还应该检查一下血糖情况,排除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胎儿过大。
2021-06-17
68.50万
流产后多久复查b超
流产后2周复查盆腔超声,查看子宫复旧情况以及是否有残留。流产后饮食要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鸡肉、鱼肉、羊肉、蛋类、奶类及豆制品,还应适量食用温性水果,如苹果、奇异果、草莓、樱桃等,以补充身体所需,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子宫的恢复。流产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以免发生上行感染,同时做完流产后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2021-06-17
41.27万
引产后胀奶应该怎么办
如果引产后涨奶不适很明显,可以选用炒麦芽60-90g水煎服,搭配维生素B6,每天使用热毛巾热敷胸部,能具有必要的功效。或者使用芒硝,可以将芒硝分装在两个纱布袋内,敷于乳房表面湿硬时再更换。还可以应用雌性激素来控制乳汁的分泌。另外还要合理的饮食,注意要少喝汤,少吃油腻食物。引产后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太劳累,不要熬夜,不要做重体力活,更不要急着上班。
2021-06-17
62.28万
剖宫产憩室是什么意思
剖宫产手术过后子宫壁上会留有一个疤痕,有些妇女疤痕的恢复不是特别理想,就会在疤痕部位形成一个向子宫壁内部凹陷的凹陷区,就叫憩室。憩室中的子宫内膜组织与正式腔中子宫内膜的发育不同步,这也可能引起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甚至出现憩室切口部位妊娠,引起大出血等情况。发现剖宫产憩室,应该通过宫腔镜手术进行修补
2021-06-17
49.84万
胎盘低是什么意思
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胎盘和宫颈内口的距离小于7cm,就属于低置胎盘,发生胎盘位置低,一般与多次流产史、宫腔操作史、产褥感染史、多孕产史、孕妇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吸毒等,双胎妊娠、子宫形态异常等有关系。对于低置胎盘的孕妇,在孕期不能够进行性生活,同时也不能剧烈运动,如果出现流血的情况,要随时就诊。
2021-06-17
57.59万
两个月孕妇能吃皮蛋吗
孕妇不可以吃皮蛋,因为皮蛋中含有一定的铅元素,吃多了可能会导致铅中毒,会影响到胎儿发育,还会增加胎儿畸形的概率,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不良情况。怀孕期间除了不能吃皮蛋,也不要吃螃蟹,甲鱼,桂圆,薏米,山楂,马齿苋等容易流产的食物,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孕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021-06-17
39.74万
先兆流产症状和宫外孕有哪些区别
先兆流产和宫外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宫腔内有无孕囊,彩超检查的提示不同,宫内孕时多提示宫腔内可见到妊娠囊。而宫外孕时宫腔内没有正常的妊娠组织,多在附件区可见到低回声的包块,而宫外孕的治疗必须尽快清除妊娠组织,否则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等情况出现。 而先兆流产时,要根据相关检查结果进行保胎治疗,要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减少活动,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性生活,必要时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2021-06-17
71.25万
药流后出血少正常吗
药物流产之后血量比较少也有可能是正常的,药物流产之后流血少也有可能是因为宫腔内有残留的组织物,可能引起出血较少。或者药流以后孕囊根本没有排出来,导致出血少的情况发生,建议到医院做盆腔彩超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超声检查子宫附件都正常,药流之后流血少正常。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两者配合应用终止早孕完全流产,药物流产后要休息1-2周,加强营养方面,注意补铁,同时蛋白质摄入量要足够,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注意个人卫生。
2021-06-17
48.95万

微信扫一扫

查看“王秀梅”医生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