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温正常多少
婴儿正常体温一般为腋温36-37℃,肛温一般为36.5-37.5℃,如果体温超过上述范围,则提示宝宝可能存在发热,需要积极查找原因,并且给予相应的处理。由于婴儿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在测量体温前要避免孩子哭闹、进食、剧烈活动。如果腋下有汗液时,要先擦干汗液后再测量,而且测量体温的时间不能太短,以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2020-10-19
64.06万
小孩发烧可以吹空调吗
小孩发烧时,可以适当的吹空调,吹空调可以通过降低环境温度,促进机体散热,对于孩子的退热有利,但是在吹空调时,需要注意温度不能调太低,不能让孩子对着空调直吹,不能频繁的进出空调房,也不能在空调房中呆太长时间,以免导致孩子受凉或者病情加重。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要适当的多喝水,以补充空气干燥以及发热时所丢失的水分。
2020-10-19
67.37万
婴儿湿疹可以用炉甘石吗
婴儿湿疹可以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炉甘石具有收敛止痒的效果,能够缓解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状,对于湿疹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婴儿出现湿疹症状,在局部用药的同时,需要积极查找病因,避免继续接触过敏原,减少湿疹反复发作的几率。如果湿疹症状比较严重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通过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后,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
2020-10-19
63.09万
小孩睡觉出汗多是什么情况
小孩睡觉出汗多,可能是因为维生素D不足引起了佝偻病,导致孩子出现多汗的症状,或者是孩子基础代谢旺盛、环境温度高,导致孩子出现多汗,或者孩子因为体虚而出现睡觉时多汗,也有少部分孩子是因为存在某些疾病,导致多汗的症状,比如结核感染等。所以孩子出现睡觉时多汗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后,明确具体病因,并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2020-10-19
39.01万
宝宝发烧怎样快速退烧
宝宝出现发烧症状,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体温,以及引起发烧的具体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可以口服退热药物缓解,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也可以配合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要适当的多喝水,促进发热症状的缓解。同时,要积极的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这样才能达到彻底控制发热的症状。
2020-10-19
57.03万
儿童吹空调发烧怎么办
儿童吹空调出现发烧症状,要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以及精神状态,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如果物理降温效果欠佳,或者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者孩子精神状态欠佳时,可以给予药物退热,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孩子在吹空调时,不能把温度调得太低,也不能让孩子对着空调直吹,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受凉感冒而引起发热的症状。
2020-10-19
69.47万
几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
一般建议6个月的宝宝可以开始添加辅食,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消化液,以及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已经日趋成熟,能够开始消化部分食物,在6个月之内的宝宝建议纯母乳喂养。如果确实母乳不足,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时,可以给予婴儿配方奶粉喂养,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如果过早添加辅食,容易造成宝宝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2020-10-19
55.25万
十个月宝宝缺锌的表现是什么
十个月的宝宝出现缺锌时,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食欲差、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伤口愈合缓慢,也有少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吃土、纸张墙皮等异食癖症状。甚至有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角膜炎、视力下降等视神经疾病。所以当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给予补锌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
2020-10-19
58.16万
4岁宝宝睡觉头发都湿透是怎么回事
4岁宝宝晚上睡觉出汗多,大部分是因为生理性的多汗。生理性的多汗多见于头部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个小时之内发生,一小时左右就不再出汗。由于婴幼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所以入睡之后头部经常出汗,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发育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属于正常情况,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和身体健康。同时也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及其他的临床表现,排除疾病导致的多汗,如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以及结核感染引起的多汗,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关的辅助检查明确原因,并选择相应的治疗。
2020-10-19
48.62万
打麻腮风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
接种麻腮风疫苗后,有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局部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硬结;全身反应,包括发热、皮疹、精神食欲差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孩子出现高热惊厥、过敏性哮喘、休克等并发症。 所以孩子在接种疫苗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以及食欲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处理。
2020-10-19
63.57万

微信扫一扫

查看“董显燕”医生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