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并不会自己好,因为痔疮是由于患者排便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不当,引起的肛垫出现病理性肥大、下移,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便血、肛门异物脱出或者是肛门异物感。而肛垫出现病理性肥大下移属于器质性病变,所以一般自己是不会好的。
但是如果痔疮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以及改变排便习惯来避免痔疮进一步加重或者是改善痔疮的临床症状。比如患者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进而促进排便的顺畅。同时排便习惯要好,比如定时排便、排便时间不要过久,平时多做提肛运动,都可以避免痔疮进一步加重。
痔疮主要分为内痔和外痔,内痔可以引起便血,便血的颜色是鲜红色,如果痔疮比较重,那么便血的量会比较多。内痔主要以无痛性的便血为主,多数在便后进行,需要及时去医院的肛肠科做一个肛门镜检查。轻度的可以服用治疗痔疮的药物以及外用药膏,严重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平时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避免长期坐立,少吃辛辣食物,同时避免烟酒。
痔疮出血首先要明确痔疮出血的程度,如果是轻度的痔疮出血,一般可以用一些痔疮栓肛塞,压迫止血即可。如果出血较多,可以口服一些止血药物。如果仍无法缓解,建议去医院肛肠外科和胃肠外科治疗。如果痔疮导致的出血频率多,而且每次出血量大,建议尽早行痔疮手术。痔疮出血是因为直肠下静脉丛迂曲扩张所致,在大便干结的情况下或者痔疮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划伤刺破迂曲的直肠静脉丛导致出血。手术室需要切除病变的血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血的原因。
痔疮的患者便秘了不能强行排便,以免粪便干硬加重痔疮的症状。首先应该要调整饮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油脂类的干果,如松子、芝麻、核桃仁、花生等;多喝水以及食用蜂蜜等,有助于排便;少吃肉类和动物内脏等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建议多食用含果胶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柑橘等,增加膳食纤维,如粗粮、芹菜等各种绿叶蔬菜等。它可以软化大便,促进排泄。平时可以多做提肛运动,也有一定促大便排泄的作用。另外腹部的按摩也有助于排便,具体的方法是由右下腹到左下腹作顺钟方向的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50-100下。如果长期未解大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促进排便的药物或者是局部使用开塞露等药物促进排便。 痔疮便秘还出血都是痔疮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病症,治疗上要优先治疗出血,控制出血后,通过饮食的调整来改善便秘的症状,如果便秘时间过长那么就建议进行药物的介入帮助排便。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科疾病。 痔疮的常用检查方法有视诊、指诊及肛门镜检查。 肛门局部视诊是医生用肉眼观察肛门的检查方式。检查时,医生观察肛门的形态、位置、有无血迹、是否潮湿、有无肿块、分泌物、共皮肤是否改变、肛毛情况等。对于痔疮患者,医生主要观察肛门内外痔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性质、痔核表面色泽、平整度、有无破溃及出血点。痔核大小的变化与体位的关系,痔核与其他病变如肛裂、肛瘘位置关系等。痔核等肿物脱出时,还要观察脱出物的方位、大小、形态、表面黏膜的色泽、有无溃疡、坏死、出血点、黏膜纤维化情况,是否能自行回纳等。为了观察痔疮脱出情况,一般需要采取蹲位。是脱出物脱出肛门外,由医生来进行观察。 指检就是医生将食指伸进患者肛门内进行触摸检查,以了解患者肛门直肠的功能状态以及某些疾病的情况。该方法简便易行,效率很高,是肛肠科常用的检查方法。 医生通过指诊,可以了解患者肛管直肠是否狭窄、有无瘘管、有无肿瘤生长、有无压痛以及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等多种信息。特别是在一些视诊无法发现或表现虽有异常,但对其周围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清楚时,就可以通过指诊了解的比较清楚。 肛门镜检查,是医生将涂好石蜡油的肛门镜插入肛门,用来观察肛门直肠内部情况的方法。通过肛门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痔核大小、位置、形状、表面黏膜色泽、糜烂、出血、纤维化等情况。另外,还可以观察到肠腔内是否有积血、黏液等。
痔疮出血主要是痔疮粘膜局部破裂出血,或者是由于局部反复的摩擦刺激,而使得痔疮局部小动脉出血,如果是粘膜出血,一般出血表现出少量的渗血,而小动脉破裂出血,则表现出滴答状出血或者喷射状出血。
检查痔疮出血,需要进行肛门指诊和肛门镜的检查,才能明确出血点的位置以及出血量的多少,并且根据检查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是少量出血,可以选择局部使用止血类药膏或者口服止血药对症治疗。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呈现出滴答状或者喷射状的小动脉搏动性出血时,建议直接进行结扎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