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所属类别:
疾病
本词条涉及疾病类描述和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遇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一系列功能性障碍综合征。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1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有一定关系,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1)麻木、疼痛,且麻木、疼痛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猝倒并伴有颈性眩晕。

(3)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4)吞咽困难。

(5)头、肩、颈、臂疼痛并有相应的压痛点,可出现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2颈椎病的病因

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最为重要,并由引起一系的列颈椎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常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有:

(1)椎间盘变性:椎间盘出现变性,导致椎体形态的改变而失去正常的功能。

(2)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椎间盘变性,促使局部压力增高及韧带连同骨膜与椎体周边皮质骨间发生分离,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和出血从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

(3)椎体边缘形成骨刺。

(4)颈椎小关节、黄韧带、前后纵韧带等部位发生退变 。

(5)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椎管矢状径减小,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到压迫。

2.慢性劳损

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限度的活动可以引起慢性劳损。其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几种情况:

(1)长期不良的睡眠体位、不正确的工作姿势等,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高。

(3)不适当的锻炼。正确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是超过颈部耐受的锻炼可加重颈椎的负荷,造成颈椎慢性劳损。

3.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椎节先天融和、骨骼明显畸形等。

3颈椎病的预防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2)养成正确的睡姿,切勿使用过高的枕头。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

(4)及早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长期伏案工作者,应保持良好坐姿并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做好劳逸结合。

4颈椎病的治疗

1.对症药物治疗

可选择性使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B1、B12,对症治疗。

2.中医药物治疗

(1)寒湿阻络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臂及手指酸胀痛麻;畏寒喜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 法:温经活血,通络止痛。

方 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川芎、秦艽、当归尾、天麻、炮甲珠、葛根、炒神曲、赤芍。

(2)气血两虚证:颈部酸痛、头昏,眩晕,视物模糊,身软乏力,纳差;舌淡红或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治 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 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熟地、砂仁、当归、潞党参、炒白术、白芍、鸡血藤。

(3)气阴两虚证:眩晕反复发作,恶心,呕吐,乏力,或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脉沉细而数,或弦数。

治 法:益气养阴、调和气血。

方 药:天麻、川芎、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丹参、地龙、夜交藤。

3.手术治疗

神经根或脊髓压迫严重者可对应选择手术治疗。

4.其他特色治疗

(1)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需注意牵引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反而弱化了颈椎生理曲度,需要慎重选择牵引疗法。

(2)手法按摩推拿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

(3)理疗:急性期可行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疗法;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4)温热敷: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使用。

(5)针灸治疗:阿是穴、夹2-7颈椎脊颈、百会、四神聪、风池、天柱、大椎、天宗、肩井、肩贞、曲池、合谷、后溪、养老等穴。以上穴位可以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选取搭配,施以针灸,亦可根据情况加以电针刺激或者温针灸。

5颈椎病的饮食

适宜饮食

(1)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2)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食用有到强壮筋骨的作用。

6颈椎病的日常护理

不宜饮食

(1)烟、酒、及烧烤类食物。

(2)肥腻、油炸食品、辛辣食品、生冷食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