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家族性白血病大约占白血病的 0.7%,这说明遗传因素,可能是白血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比如同卵双胞胎基因相同,如果其中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患白血病的几率,会比一般人增加。但是遗传因素只是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绝不是必然性。并且,白血病在某些家族频发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在起作用以外,还与一个家族共同的生活习惯、饮食特点、居住条件等因素有关。所以,如果家族中有白血病患者,我们其他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要注意的是,避免接触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要注意一下居住环境的安全。
刷牙出血不一定就是白血病,也可能是由于牙龈炎或者是牙周炎导致的,刷牙出血可以在牙齿周围发现有软垢或者是牙菌斑等刺激因素存在,这些因素长期刺激牙龈组织,使牙龈组织本身就处于一种充血的状态,如果说有一个刺激,比如说刷牙的时候就会引起牙龈的出血,这种情况是牙龈炎或者是牙周炎早期的一个常见的表现,通过洗牙去除之后,这些刺激因素被去除,然后进行牙龈周围的一个冲洗上药,牙龈炎的状态就能够被改善,所以说对于刷牙出血,如果能通过洗牙,然后上药改善的,说明这个刷牙出血只是单纯的牙龈炎或者是牙周炎引起的,并不是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常规血小板的一个变化,根据不同的时期,他的表现不同,慢性期的患者在早期血小板多数是增高或者正常,增高的患者可以达到1000X10^9每升以上,血小板的形态是正常的,但是功能多异常,血栓形成少见,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血小板的减少,一旦患者病情进展,血常规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血小板出现显著的减少或者增多,并出现一个小巨核细胞的出现,同时有部分患者会常伴有一个骨髓纤维化,表现为网状纤维或者胶原纤维的增多。
那么什么是白血病呢?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的疾病,临床会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脾大、淋巴结肿大、骨骼压痛等症状。
白血病也是血液系统恶性的肿瘤。具有增殖和生存优势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无限制的增生和积聚,逐渐取代了正常造血,使白细胞、红细胞等无法正常的产生和发挥作用,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多器官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
有些患者会问,白血病能活多久?白血病若不经过特殊的治疗,平均的生存期只有3个月,经过规范的化疗甚至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有不少患者可以长期存活,甚至获得治愈。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以为得了白血病就等于是判了死刑。其实不然,由于目前医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治疗有了重大的突破。新的治疗方法,如改进的化疗、分子靶向、诱导分化治疗、骨髓移植;再加上营养、卫生条件的改善,不仅能延长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并且部分患者还能得到根治,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就是化疗。化疗可以是口服化疗,也可以是静脉化疗,具体是选择口服化疗还是静脉化疗是根据急性白血病的类型而定的。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如果单纯的靠化疗就能很好的控制疾病或者达到治愈,那么就不需要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只是单纯的化疗不能控制疾病,此外患者属于高危的白血病病人,年龄又比较适合的前提下,还是需要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正常情况下造血干祖细胞会进行分化为白细胞,并逐渐的成熟,成为正常的白细胞。而白血病细胞则是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也就是说造血干细胞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并且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同时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同时可以广泛地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由于骨髓造血受到抑制,患者可以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往往以发热、乏力或者皮肤黏膜出血的表现而就诊。
对白血病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是染色体基因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细胞信号传导异常,引发白血病。确切病因至今未明,但是有许多因素被认为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目前比较明确的因素有:
第一,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关。一次大剂量或者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第二,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苯,苯致白血病比较肯定,所致白血病以急性髓系白血病、红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主。治疗银屑病药物乙双吗啉,有极强的致染色体畸变的物质,可引起继发性白血病,类型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
第三,遗传因素,某些白血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单卵双生,如一人患白血病,则另外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比如说先天性白血病、Down综合征,还有范可尼贫血等。
第四,病毒感染,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成人T细胞白血病1型引起的。
第五,得过肿瘤的人群也易引发继发性白血病,可能与化疗药物比如烷化剂、拓扑异构酶II等有关。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白血病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内因也有外因,也很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目前认为重要的有四大因素:有放射因素、化学毒物因素、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
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学者对于患白血病的家族做过调查分析,发现单卵双胞胎当中,如果有一人患白血病的话,那么另外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较非双胞胎的增加约5倍,比双卵性双胎的发病率要高12倍。
同时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中,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自然人群中,要高约2-4倍。还有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随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而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比如Down综合征,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的。
另外一个就是先天性再障,比如范可尼贫血和Bloom综合征,容易并发急性白血病等。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染色体疾病都是后天性的,即外因影响所致,而非先天遗传的。
综上所述,遗传因素和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白血病毕竟不是遗传疾病,也不会遗传,请大家放心。
长时间接触甲醛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它除了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外,还可引起鼻咽癌、结肠癌、月经紊乱、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等,白血病也是比较严重的一个症状,那么出现白血病会有发热、感染、出血、贫血、骨和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也肿大,在临床上,那么我们除了有些白血病的特征以外,经过血涂片可以发现,一些小的成熟淋巴细胞胞质比较少,细胞核比较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根据一些甲醛的接触史及一些白血病的抵抗力差的临床表现,结合骨象、血涂片的检查,那么就可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