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病人常见的症状是发烧、乏力和出血。发烧常常是高热,可以达39℃,甚至是40℃,同时可以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腹痛、腹泻等。乏力可见于重症贫血的患者,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能活动,胸闷、气喘、心悸、出血,可见于皮肤的瘀点、瘀斑,牙龈渗血,鼻出血,严重时甚至可以脑出血。
白血病病人是会发烧的, 白血病病人的发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感染性发热,二是肿瘤热。 感染性发热是由于白血病病人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可能会继发各种各样的感染,如肺部感染、皮肤黏膜感染、 消化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肿瘤热,则是发生在白血病晚期,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肿瘤性发热,肿瘤热常常体温不超过38度,早期退热效果可以, 晚期退热效果较差。
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常见的有四个:感染、贫血、出血、肿瘤浸润。 感染的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腹痛、 腹泻、尿频、尿急、 尿痛、皮肤感染、 肛周感染等。 贫血则表现为头晕、 乏力、饮食差、 活动耐量下降。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是出血表现,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脏器出血,甚至是脑出血。 肿瘤侵润可表现为牙龈增生、皮肤的皮疹等肿物。
急性白血病比较严重,因为急性白血病属于恶性血液肿瘤,老百姓又称之为血癌。急性白血病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会死于白血病,有不到一半的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后,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所以,急性白血病诊断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分型和危险度分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急性白血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 可能会出现反复的感染、贫血、出血, 需要积极的抗感染、输血、输血小板等支持治疗。
引起胸部痛的原因非常多,并不一定只是白血病。对年轻人或者小朋友来说,有时候外伤或者说车祸伤,以及睡觉趴着睡或者不小心撞到椅被、桌角都可以引起胸骨痛。而长期的胸骨痛对儿童来说,要小心血液病的可能性,当然,可以通过做胸部CT,或者必要时候在局部麻醉下做小的胸骨穿刺,来排除是不是有白血病。
但对其他的对成年人来说,很多可能会引起胸痛,比如说化系统的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种溃疡都可以放射到胸骨周边引起胸骨痛。以及胸骨后面的一些解剖器官,比说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也可以挤胸骨痛。胸腺瘤、胸腺癌以及甲状腺肿大以及淋巴瘤等都可以导致胸骨痛。其他的恶性肿瘤,比如肺癌,如果累及到胸骨也可以引起胸骨痛。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胸骨痛就一定是白血病。
白血病有一部分类型是可以治愈的。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当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预后较好,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达到治愈。除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之外,急性白血病当中的MRB以及MCEO这两个类型的白血病,预后也相对较好。低危的患者是有可能通过化疗达到治愈的。慢性白血病当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目前有口服的靶向用药,如伊马替尼等,该类疾病当中的大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口服化疗药达到临床治愈。
(具体用药,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白血病病人要进一步再分类,看是急性白血病还是慢性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当中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还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慢性白血病当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还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以,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外,还需要进行骨髓细胞学、免疫分型、白血病43种融合基因、染色体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白血病的分型,明确分型以后,根据具体类型,再选择治疗方案。
大部分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都是由于脾脏的异常肿大,导致了腹胀、进食差,而有少部分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只是因为常规的体检,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从而就诊于血液内科进行诊断和治疗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时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脾脏肿大,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贫血而导致的乏力,极少部分患者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就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