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白血病有什么前兆?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贫血、出血、感染、浅表淋巴结的肿大,不明原因的骨头疼痛。
白血病又称血癌,人体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异常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且直接影响正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生长以及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人体丧失正常血细胞应有的抗感染、氧气运输、止血等功能。
白血病的患者,首先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血常规往往可以提示白血病的可能。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高,同时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也有少部分病人,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也就是所谓的低增生性白血病。当血常规提示有白血病可能时,可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骨髓细胞学加骨髓免疫分型,可明确99%的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明确白血病诊断之后,还需要对白血病患者再进行分型以及预后分层指导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功能干细胞的髓系增殖性肿瘤。 它具有特征的9号及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了BCR/ABL融合基因。 费城染色体是慢粒的特征性改变,它是在1960年首次在费城发现并命名,最初刚开始发现的是慢粒患者分裂的血细胞基主染色体出现了长臂缺失成为费城染色体。目前,有研究表明造血祖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的异常,可能是慢粒治病的一个核心,慢粒祖细胞粘附与锚定特性的异常导致了细胞成熟与增值的紊乱。 慢粒细胞不能像正常细胞一样正常易于粘附于基质细胞,尤其是缺乏由整合素介导的黏附,黏附分子淋巴活性抗原3在慢粒细胞中的表达也减少。因此慢粒病情进展是克隆变化的结果,在慢粒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率提高,慢粒进展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涉及的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中跟核小体糖代谢骨髓的髓细胞分化以及细胞凋亡基因组的不稳定性,DNA的损伤修复的过程都相关。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属于血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恶性转变为白血病细胞,并且大量的增殖累积,这些白血病细胞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临床上主要的症状是贫血、出血、感染,并且白血病细胞会侵润到淋巴结和其它的组织器官,可以造成比如脾肿大、肝肿大,引起疼痛。
所以白血病在临床上如果一旦得了这个病,临床症状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临床上出现了贫血、出血,容易感染,容易得肺炎,就要警惕了,尽早到医院去进行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
白血病病人,首先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有些白血病病人血常规就会提示白血病,比如白细胞异常增高,大于50*10^9/L,甚至可高达100*10^9/L以上时,高度怀疑白血病。此时就需要进行骨髓穿刺、骨髓免疫分型、染色体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白血病的类型。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基因突变、染色体等,对白血病病人进行危险度分层。
白血病的症状主要有四大类,感染、贫血、出血、肿瘤侵润。感染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导致患者自身的粒细胞减少,抵抗力低下,可能会继发各种各样的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黏膜感染。贫血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导致骨髓正常的红系造血受限,贫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出血是因为血小板减少以后,有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可能为皮肤粘膜出血、脏器出血,甚至是脑出血。白血病细胞侵润可能会出现皮肤表面的肿瘤块。
白血病是可以治疗的。对于白血病具体治疗的方法,要在进一步分是急性白血病,还是慢性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当中的哪一种类型,还是慢性白血病当中的哪一种类型。白血病目前的整体治疗原则是化疗,根据类型的不同,有的可以口服化疗药,有的事需要静脉注射化疗药的。有一部分白血病化疗就可以达到治愈,但是大部分的白血病化疗通常是不能治愈的,这一部分的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能治愈白血病的方法。
白血病的症状有四大类,感染、贫血、出血、器官浸润。感染是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差,可以激发多部位的感染。比如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贫血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长以后,导致骨髓红系造血受限,出现贫血。可能会有头晕、头痛、乏力、纳差、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出血是因为白血病病人血小板明显减少,自发性出血的风险较高,可以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脏器出血等。肿瘤浸润可以出现其他器官的异常。
白血病会出现呕吐。白血病病人出现呕吐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白血病本身所导致的,白血病病人如果白细胞异常增高,大于100×10^9/L时,此时称之为高白细胞淤滞。高白细胞淤滞状态下,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在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和呕吐。另外一个是白血病病人在化疗的过程当中,由于化疗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