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常规提示有白血病可能时,要行骨穿、活检、免疫分型等检查明确诊断。白血病又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又包括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又分为M0到M7八个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又分为L1到L3三个亚型。慢性白血病可以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出血,出血的话就一个鼻出血或牙龈出血。贫血的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低下等。还有的病人因为白细胞太低了,容易感染发烧,还有一些其他的白血病外的症状,比如像关节痛,像风湿一样的为首发症状。
那么白血病有什么前兆?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贫血、出血、感染、浅表淋巴结的肿大,不明原因的骨头疼痛。
白血病又称血癌,人体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异常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且直接影响正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生长以及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人体丧失正常血细胞应有的抗感染、氧气运输、止血等功能。
白血病病人,首先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有些白血病病人血常规就会提示白血病,比如白细胞异常增高,大于50*10^9/L,甚至可高达100*10^9/L以上时,高度怀疑白血病。此时就需要进行骨髓穿刺、骨髓免疫分型、染色体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白血病的类型。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基因突变、染色体等,对白血病病人进行危险度分层。
白血病的症状主要有四大类,感染、贫血、出血、肿瘤侵润。感染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导致患者自身的粒细胞减少,抵抗力低下,可能会继发各种各样的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黏膜感染。贫血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导致骨髓正常的红系造血受限,贫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出血是因为血小板减少以后,有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可能为皮肤粘膜出血、脏器出血,甚至是脑出血。白血病细胞侵润可能会出现皮肤表面的肿瘤块。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属于血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恶性转变为白血病细胞,并且大量的增殖累积,这些白血病细胞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临床上主要的症状是贫血、出血、感染,并且白血病细胞会侵润到淋巴结和其它的组织器官,可以造成比如脾肿大、肝肿大,引起疼痛。
所以白血病在临床上如果一旦得了这个病,临床症状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临床上出现了贫血、出血,容易感染,容易得肺炎,就要警惕了,尽早到医院去进行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
白血病怎么确诊呢?怎么确定就得了白血病呢?
第一、检查血象,大多数患者都会显示白细胞增多,少数表现为不增多,另外一般都会有贫血,这是血常规的检查。
第二、做骨髓象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要是表现为原始细胞的增多。
第三、做细胞的化学检查、免疫检查和遗传学的相关检查。
这三个检查对于白血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要是怀疑自己得了白血病,就到血液科去请专科医生开化验单进行系统检查。并不是所有的人去做检查都会得白血病的,只有当骨髓确实出现了原始细胞增多等,才能够确诊是得了白血病。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它是具有增殖和生存优势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内无控性的增生和积聚,逐渐取代了正常造血,形成了病态造血,并且侵袭其他的器官以及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了贫血、出血、感染等浸润的症象,最终导致死亡。白血病的发病率,在男性中是4.8/100000-7.1/100000,女性中是3.2/100000-4.6/100000,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发病率、病死率和地区、族群的分布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早期我们认识到白血病并不是炎症以后,那些认为白血病致病是由于缺乏某些物质的观点,也被证明是不正确的。目前我们认识到,白血病的致病因素与感染、辐射、化学制剂、生活方式以及遗传等相关。
白血病会出现呕吐。白血病病人出现呕吐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白血病本身所导致的,白血病病人如果白细胞异常增高,大于100×10^9/L时,此时称之为高白细胞淤滞。高白细胞淤滞状态下,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在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和呕吐。另外一个是白血病病人在化疗的过程当中,由于化疗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